未雨绸缪这件事,谁也拼不过中国。
几年前,朱镕基总理曾说,即便在全国颗粒无收的情况下,我们的全部储备粮也能让我们吃2年。
国际上粮食安全标准是每人每天1斤粮食,中国却达到了每人每天2.5斤粮食,并且仍在上涨。
“吃,吃2倍的。”
如今在青岛的万亩海水稻已经试产成功。
祖国妈妈你是把我们当猪养吗?
话说回来,国家没有巨大的危机感,国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?
一场疫情,中国人在粮食上的安全感,彻底藏不住了。
我国有十几亿亩这样的盐碱地,多1亿亩地的海水稻种植,粮食产量就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。
这样即便耕地有丰年荒年,收成不好的年份。我们依然可以做到“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”。
甚至我们还可以反哺世界,让更多人和饥饿,不再打一个照面。
军事落后时,钱学森哪怕被监禁了十几天也要赶回来。
落后就要挨打,我们曾用百年的耻辱证明了它的残酷与公正。
面对一片空白的祖国核事业,他说,“搞导弹,中国人怎么不行啊?”
之后,“两弹一星”在60年代相继上天,证明了中国有了捍卫自己的底气。
哪怕是现在,拥有核武器的国家,也为数不多。
可就是有人,替我们领先几十年来,挺直腰板。
疫情汹汹时,我们又被两位勇敢的老人保护得很好。
武汉封城前一天,中国的数据是589例(含死亡17例)。
放在现在的世界疫情报告里,这样数据的国家,你需要翻两页才能看见。
放在今天的欧洲,这数据激不起任何水花,国际新闻都不会报道。
可“敢医敢言”的钟南山率先释放信号,确定人传人风险,提醒大家没事不要去武汉。
这位84岁的老人在武汉的一线奋战了2个多月。
回到广州后,还是一直工作,为我们做出疫情里尽可能准确的判断。
李兰娟院士如临大敌,随后提议封城。
一座1000万人口的城市封城,这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隔离事件。
以15家全球顶级研究所建模推测,如果不封城,在疫情爆发50天后,中国感染人数就可以超过70万。
一个提议的背后是“只顾性命,不顾声名”的勇气和魄力。
回顾历史,似乎我们的每一步都踏在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的彩蛋时刻里。
大到核武器,小到一粒粮食,危急如疫情来势汹汹,我们普通人从未因此犯愁,也从未因此羡慕其他国家。
每个中国人,都有属于他的幸运时刻。
这些时刻不像思念心爱的姑娘、惦念家中的父母、离开久住的故乡那样突如其来,它更像是一种沦肌浃髓的、与生俱来的,本能。
因为,何其有幸,我们就在最好的国家。